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这也就是大红袍的由来。
武夷大红袍的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北部天心岩下天心庵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大红袍”三个朱红色大字,是朱德题刻的。该处海拔600多米,四季气候温和。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都是酸性岩石风化而成。正是适合茶树生长的好地方。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稍稍展开,分枝比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的椭圆形,尖端稍钝向下垂着,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深绿带紫,露出毛茸茸的叶毫来。
现在九龙窠绝壁上仅仅有四株,树龄已有千年的大红袍,是稀世珍宝。它们由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润,不用施肥,而生长茂盛。人们每年5月的13日到15日高高地架起云梯采摘,产量极少,大约只有11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武夷大红袍,属于品质特优的“名枞”,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九次后还有着原茶的桂花香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在中国乃至世界以某种茶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并不多见。2008年11月,武夷山的大红袍将拥有自己的博物馆,并且还将拥有一个以其文化为主题的表演舞台。
2007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的武夷广场含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将建设一个大红袍博物馆,在这里将集中展示大红袍的茶文化、进行大红袍茶产品的介绍、并作茶艺表演和茶制作工艺的展示。此外,还将建成一个位于九曲溪畔以大王峰和玉女峰为背景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舞台。在这里将以大红袍茶文化为主题,通过先进的光电技术和演员的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来展示武夷山大红袍文化的悠久历史。
|